编者按:7月2日,江西省人民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东华理工大学“00后”预备党员张皇煌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江西新闻、大江网、文明江西、中媒在线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7月2日,江西省人民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25岁的张皇煌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随着血液分离机的运转,珍贵的造血干细胞被一点点提取出来——这位东华理工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正在进行一场生命的接力。这场跨越时空的救助始于一年前的一个普通电话,始于一位年轻人心中的那份坚持——“能配型成功,就是缘分;能救对方,更是我的幸运。”
初心:20岁开始献血,已累计2000毫升
“校园里的献血车前总排着长队”,回想起2020年第一次献血的场景,张皇煌说道:“当时针头比想象的粗,但我更在意的是护士说的‘你这袋血能救三个人’。”
这次献血后,他便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年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一定要去献血车“报到”。从2020年到2025年,他累计献血5次,总量达2000毫升。更让人感动的是,当得知同学的姑父因手术急需用血时,尽管素不相识,他立即赶往江西省人民医院献血,只为让这位陌生患者获得血液优先使用权。这份毫不犹豫的善举,让一个濒临危机的家庭重获希望。
“您好,请问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吗?”2021年,张皇煌献血后,工作人员这样问道。正用棉签压着针眼的张皇煌不假思索地答应,仿佛这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决定。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简单的“愿意”,将在四年后成为另一个生命的曙光。
缘起:一通“生命来电”,他毫不犹豫答应
2024年1月,张皇煌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您的造血干细胞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是否愿意捐献?”“同意捐献!”这个回答脱口而出,如同他每次面对献血车时的选择一样坚定。然而,父母得知后却有些担忧:“造血干细胞捐献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面对父母的担心,这个孝顺的景德镇小伙没有争辩,而是翻出权威科普视频,用医学知识化解家人的忧虑:“造血干细胞捐献就像献血一样安全,而且能救人一命,很值得。”父母被他的执着打动,最终点头支持。
然而,等待是漫长的,一年过去,捐献的事似乎没了下文。直到2025年3月,电话再次响起,如果同意捐赠,需要做高分辨率配型,他依然毫不犹豫:“我可以的!”
坚持:“既然选择了,就要负责到底”
3月21日,配型结果显示“全相合”,这意味着他的造血干细胞将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4月4日,张皇煌进行了身体的全面检查,体检报告通过了专家审核,捐献程序正式启动。6月28日,前往江西省人民医院注射动员剂,促进造血干细胞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虽然身体有些酸胀,但他笑着说:“比起患者的痛苦,这点不适算不了什么。”
7月2日,历经4个多小时的采集,张皇煌顺利完成捐献。看着那袋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他感慨道:“希望它能帮助那位患者重获健康。”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正是有像他这样的志愿者,才让更多血液病患者看到希望。”张皇煌的故事,不仅是一次捐献,更是一份善意的传递,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普通人也能成为他人的“生命之光”。(文/陶小娜)
附相关链接:
1.江西新闻:http://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pc/2025/07/133257371.html
2.江西新闻客户端:http://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wap/2025/07/133257371.html
3.大江网:https://edu.jxnews.com.cn/system/2025/07/03/020920348.shtml
4.大江新闻:https://tt.jxnews.com.cn/news/2749622?spm=jtbkzamwwz.0.0.1.HjKYpy
5.文明江西:https://wmjx.m.jxwmw.cn/news/2749622?spm=jtbkzamwwz.0.0.1.4bA0JN
6.中媒在线:https://zhongmeionline.com/newsinfo/8494831.html
7.搜狐新闻:https://www.sohu.com/a/910082140_121124211
8.百度新闻: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6538964656576754&wfr=spider&for=pc
9.华人头条:https://www.52hrtt.com/cn/n/w/info/G1751333392638
10.一点资讯:https://www.yidianzixun.com/article/11x3kXuI
编辑:陶小娜 责任编辑:陈婷 审核: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