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办学65年来,我校充分发挥核工业精神在铸魂育人方面的特殊优势,涌现出一批“服务军工、科教报国”典型人物,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贡献了强劲“核动力”。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对此进行报道,现将内容转载如下:
东华理工大学以核工业精神铸魂育人,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贡献强劲“核动力”——
科教报国从“天边”到“身边”
本报记者 甘甜 通讯员 朱天星
“你把实验室搬到乡村田间,数十年如一日潜心育人,懂农业爱农民科技助农;你是农民的儿子,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初心不改;你是大学教授,培养无数人才服务‘三农’,使命光荣!”在第三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当主持人念出颁奖词,全场起立鼓掌,台上的李荣同也红了眼眶。
“站上讲台34年,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科技工作者该做的事,是一代代东华理工人激励我以国家之务为己任。”李荣同说。
事实上,这是东华理工人继宋金如、周义朋之后第三次站上这个领奖台。
东华理工大学作为我国核工业第一所高校,办学65年来,充分发挥核工业精神在铸魂育人方面的特殊优势,专注于“核”又不止于“核”。近年来,随着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学校不断壮大学科群,发展成为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等兼备的多科性大学,涌现出一批“服务军工、科教报国”典型人物。
“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义无反顾”
早春的抚州,晴朗微冷。早上8点,95岁的老教授宋金如准时走出家门,沿着太谷路走向她的“稀有稀散实验室”。路两旁大樟树高耸入云,那是60多年前学校从山西迁至江西建校时栽种的。
“一天不来实验室转转,我心里就空落落的。”退休虽然已经30多年,但宋金如依然坚持每天到实验室义务指导学生做研究。有人计算过,宋金如的工作日比一般老师多出近一倍。因为,不论周末和寒暑假,她风雨无阻;不论春节和国庆,她节假日无休;每年工作将近350天。
“我们从太行走来,扎根在红土地上,伴随着核工业前进的步伐,在艰辛中奋斗成长;我们投身国防军工现代化建设,在创业中铸就辉煌……”东华理工大学校歌勾勒出该校特色鲜明的那段历史。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的创建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势维艰,霸权欺凌,核弹耀武。我国核事业要起步,最重要的是培养第一代核地学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1956年,100多名教职工接受秘密调动,聚集到太行山下,开启了我国培养铀矿地质人才的征程。
1959年,学校南迁至中国最大铀矿田所在地江西抚州。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极度困难:竹篱笆围起的校园里仅有两栋楼,学生宿舍、食堂都是临时搭起的简易房,道路基本是泥巴路和煤渣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们艰苦创业,一边教学学习,一边修路整地、植树开垦,和施工队一起盖起一栋栋大楼。
宋金如是新中国首批大学生。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她作为优秀人才,被输送到核工业系统,来到江西。“文革”中,她又在贵州的深山里筹建核工业企业……“对我们那代人来说,艰苦创业的激情激励着我们,就算再艰苦,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义无反顾地做好。”这句话她常挂在嘴边。
1987年,宋金如从学校应用化学系主任的岗位退休,在岗时从未叫苦喊累的她,退休时和学校提出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要求:给她留个工作台,安排学生给她带。此后30余年,她选择退而不休,一头扎进实验室,相继研究了铀、钍等40余种元素的吸附性能并建立相应的测定方法,其中5种测定方法入编铀矿地质分析测试规程,成为国家核行业标准。
因核而生,与地结缘。在东华理工大学,“老一辈核军工人”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群体。
李学礼、史维浚,退休后也一直坚持在科研第一线,虽然都年过古稀,但在试验现场一待就是一个多月。
试验现场的真实情况往往让人难以想象。位于西北干旱盆地的铀矿开采区,长年风沙侵袭,冬季泼水成冰,夏季挥汗如雨,有时还能听见狼嚎。但科研队员无人叫苦、无人喊累。
由于早年长期的野外作业,李学礼两个膝盖的半月板完全磨损,行动时需要拄拐杖。此外还身患严重的糖尿病。但倔强的李学礼是学术界出了名的“硬骨头”,退休后他硬是靠一己之力,拉起一支40多人的微生物浸铀(地浸、堆浸)科研团队,带领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科研难题,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
“铀矿地质工作是光荣而伟大的,但也是极度辛苦和危险的,住羊圈、扛钻机、抠矿石、吸矿粉……正是核军工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才有了今天核事业的辉煌。”“我们的命运与中国核军工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国家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一次初心寻访座谈会上,以李学礼、史维浚为代表的“老一辈核军工人”发自肺腑的心声,激起了师生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老一辈的核工业精神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弱下去”
工作到30岁,再度迈进东华理工大学读研,周义朋就是为“核”而来的。
2006年,学校承担的地浸采铀核能开发项目要选派学生到新疆科研实习。周义朋自告奋勇前往,从此与地浸、与新疆结下了长达15年的缘分。
为了研发绿色高效的铀矿采冶技术和工艺,他扎根茫茫戈壁开展试验研究,每年在野外一待就是大半年。如今已年近半百的他,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的核事业。凭着这份执着和坚守,他主持设计建成了我国唯一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铀矿地浸系统,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戈壁沙漠一眼望不到边,常常黄沙飞起。是什么支撑了周义朋这15年?
“我常常想起我第一次去新疆时的种种情景。”周义朋说,“那时候带队老师是史维浚,当时他已经70多岁了,但他坚持和我们同吃同住在野外寝车里,起得比我们早,睡得比我们晚,专注科研攻关,物资不够了,他就带头啃馒头。”
2019年,已经82岁的史维浚不顾家人反对,再次跟周义朋去了一趟新疆。“生活的苦从未对他造成任何困扰,他的心在核事业上。”周义朋感慨,自己并非天生能吃苦,但在老师们多年的言传身教下,也想把这份家国情怀传递给学生。
“功成名就”后,周义朋常接到来自高校、企业的橄榄枝,待遇优厚且不用再辛苦,但周义朋依然选择留下,“铀矿采冶事关国家安全和核能开发,我放不下自己手上的事业,放不下国家的事业。老一辈的核工业精神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弱下去!”
这种文化基因,一直流淌在东华理工人的血脉中。
2003年,随着原工作单位与东华理工大学合并,教授生物学的李荣同来到学校任教。彼时,学校从一所老牌地质学校转型为深耕“核”“地”学科的多科性大学,专注于“核燃料化学研究”的应用化学系也逐渐发展为视野更广的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
初到学校不久,他就在课堂上发现教室后排坐着一位老人。课一讲完,他立马走向老人,这才知道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宋金如。彼时,宋金如已退休18年。
“学校有听课制度,主要是帮助新来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李荣同回忆,宋老师的事迹全校闻名,老一辈核工业者的担当与坚韧,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2015年,江西省启动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李荣同主动请缨担任黎川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团长。带着科技助农的雄心壮志,准备在乡村田间施展拳脚的他,没想到迎面被村民们泼了一盆冷水。
村民孙炳根坦言,初次见到李荣同,“觉得教授都是讲理论的,我们种菇都十几年了,他来教我们,觉得不太行”。
老百姓最看重的是成效。李荣同下定决心,要拿出“干货”。
在荷上村小组,他发现当地菇农烘干菌菇时,为了不让菇子烧坏,自制的烘干炉都不加盖,热量的流失导致干品颜色不正、香味不够。他当即找来学校的自动化专家,做起了实验,琢磨做出一个自动控制的烘干装置。
“烘干工具成本不高,但收益大,不仅缩短了烘干时间,而且烘出的草菇品质好,卖出的价钱也比以往高。”最先使用新制烘干器的村民黄华仂尝到了甜头,其他村民的态度也逐渐转变。当地稻香园草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紧接着试用了新工具,结果生产的草菇供不应求。该县的优质菇比例一下子提高了20%,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益。
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李荣同又到黑木耳产地浙江龙泉调研生产市场,引进黑木耳新品种。后来,猕猴桃、马家柚、吊瓜等多种蔬菜水果也相继在黎川“开花结果”。
赣东山区交通不便,四处奔走的李荣同硬是跑废了一辆桑塔纳;由于常年下乡,如今的他肤色黝黑,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农民教授”……
“东华理工人接受着核军工精神的浸润熏陶、感召激励,建校以来,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等在内的23万余名毕业生以及我国核地矿系统60%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柳和生说,薪火相传下,学校涌现了一大批“服务军工、科教报国”的优秀人才。
握紧榜样“接力棒”,跑出发展“加速度”
“退休后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实验室的宋金如教授是一位怎样的可爱奶奶?”“院士学长王耀南教授当年在学校是如何求学的?”……东华理工大学的“核新讲坛”是青年学子们最为追捧的活动,场场座无虚席。学习研究、创业实践、自立自强、科学创造、公益服务等领域的师生典型纷纷登台宣讲,将自己的经历变成鲜活、生动的成长教材。
目前,“核新讲坛”已开讲500余场,成为“东华理工名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让10万余学子现场感受榜样力量。
“我活着的时间不多了,要珍惜时光,多干事,才不愧于党的培养。”在核军工故事分享会上,宋金如哽咽难言,听众也数度落泪。
“年衰岁暮,初心弥坚,宋老师这么大年纪还在拼尽余生之力感恩党、服务师生,这份对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让我深受震撼!”听了“90后”宋老师的肺腑之言,“90后”的张欣泪水夺眶。
同样打动人心的场面也发生在周义朋的故事分享会上,现场400人把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甚至有同学围着讲台席地而坐。
“我们很喜欢听老师分享他在新疆野外科研的经历,希望我在学业有成之时,也能像他一样将专业知识用到国家、社会、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报告结束,同学们蜂拥而至。大家热情地围着周老师,一聊就是几个小时,茶水放凉了也浑然不觉。
思政课不只局限在校园,李荣同的言传身教也在田间地头。
“8月暴晒的时候,李老师经常到田地里帮农户采摘秋葵花。有些同学看田里太泥泞,采摘又辛苦,有些不情愿。但李老师不一样,他把裤脚一卷,拿起袋子就下田。”学生熊雨田的话语里透着满满的敬佩,“他常告诉我们‘只要是帮助农民的事,我都愿意做’,这两年直播带货比较火,李老师也学起了直播,想帮助村民把山货卖到山外去。”
“每年暑假我们都利用社会实践,把学生带到老师们工作、服务的现场,在田间地头感受老师们的初心。”2019年,东华理工大学团委书记曾华负责带队到李荣同服务的黎川县。
“下午三点多,李教授带我们去栽种菌菇的大棚。大棚帘子一打开,热浪袭来,我们都站不住脚,但看到老师迎着热浪走进大棚,同学们也默默跟了进去。”曾华说,那一刻,自己明白了榜样的力量。
在榜样的带领感召下,东华理工大学不断涌现出感人事迹,包括勇救落水儿童的张勇烈士、执行任务光荣牺牲的毕业国防生刘刚烈士、抗洪英雄程扶摇烈士等一批英雄学子。在抗击新冠疫情和防汛救灾中,学校青年学子“疫”不容辞、闻“汛”而动,1000余名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一线……
“握紧榜样‘接力棒’,跑出发展‘加速度’,学校将继续传扬核军工精神,为服务国家特殊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贡献强劲‘核动力’!”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孙占学说。
附相关链接:
1.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02/27/content_590746.htm?div=-1
2.学习强国: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732809041801931288&t=1614394546227&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item_id=3732809041801931288&ref_read_id=27ab4c71-ef81-4d62-9684-d6bc965cf471_1614466957143
编辑:陶小娜 审核:陈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