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万翠,女,1982年5月出生,湖北黄冈人,中共党员,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担任2009级、2011级、2015级、2021级班主任。东华理工大学锡源科技园丁奖获得者,多次荣获东华理工大学“优秀党员”、“三育人”及“网上评教学生最满意教师”等称号。获第四届江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江西省高校英语教学竞赛一等奖3次、东华理工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获省一等奖6次。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建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4门。
做班主任,她“善”解人意,循循善“优”;做专业教师,她精益求精,举“赛”无双;做中国故事传播者,她专精覃思,享誉内外。
“善”解人意 循循善“优”
善察者知人,善思者知心。她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并能巧妙化解问题。说巧妙,其实不过是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担任2009级班主任时,一名英语专业的女同学因对自己的英语语音非常不自信,曾一度想放弃自己的专业。觉察到这名学生的情况后,课下万翠老师经常约她晨跑、一边跑一边和她飙英语,针对发音不准的地方,再帮她予以详细的纠正。课下,她和学生互换明信片,并附上对学生的鼓励。渐渐地,这位学生开始变得自信起来,主动找材料学习并经常找老师沟通。就这样,在万翠老师的悉心指导及耐心开导下,这名学生语音跃升全班最佳,最后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或许是因为她送给万翠老师的那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毕业后这名学生毅然放弃企业的高薪,选择从教,现在在一所中学担任英语教师,也颇受学生欢迎。
这份“善”解人意更是促成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主动学习。在给留学生讲解《中国文化》时,她将全班同学按国籍分组,每次课前预留十分钟让一组同学对所在国文化进行展示。分享结束后,她善于总结特色和亮点,有时还会要求学生教她一两句地方语言。每当此时,站在台上的留学生们会表现得非常激动,甚至会泪流满面,因为他们感受到自己以及本民族文化受到了极大尊重。这个方法还促进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他们不仅在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下还会通过微信主动找她继续探讨课上中国文化主题,甚至有同学经常在朋友圈分享孔子的经典言论。
“精”益求精 举“赛”无双
万翠老师的学生几乎都能说出她的一句口头禅“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而她自己也是身体力行,率先做好榜样。学生不愿意写周记,在批改他们周记时,她故意把批语写得比原作还长。学生不愿意参加学科竞赛,就自己多参加比赛,并竭尽全力做到最好,用成绩告诉他们,参赛是对自己的挑战,也是提高能力的绝佳机会。
2018年,她同时为3项省级教学比赛做准备,尽管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但是她分类分批准备,统筹协调推进,最后2项比赛获得了省一等奖。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指导5名学生参加江西省英语演讲及写作比赛。演讲稿修改、语音纠正、即兴陪练,作文布置、批阅、讲解,每一项都是对体力及脑力的极大考验。但是她没有因为任务重而敷衍过任何一位学生,反而和他们每一位都较上了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对于她自己,更是不容“矫情”。2020年江西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赛前一个月,已怀孕2个多月的她,尽管身体有种种不适,但是她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坚持完成了20个教学设计及20项PPT的制作,并参加了7月底举行的场地比赛,以近乎完美的表现获得了此次比赛文科组一等奖。
专精覃思 享誉内外
作为承担着英语专业教学、留学生教学及地矿英语培训班教学的万翠老师,一直在思考着自己的担当问题。她认为,作为高校一线教师,应发挥学科特色,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让世界更好理解中国故事,进而了解、认可中国传统文化。
2015年,她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围绕如何让英语专业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发表了题为《“中国英语”习得:方法与尝试》的论文,为中国文化的课程导入提供了实践框架。2018年开始,她参与建设《中国文化概况》国家网络精品共享课程,并在国内及国际各大网络平台广泛推广,旨在给世界提供一个中国文化学习窗口。同时,她指导学生们创作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实践作品。他们经常会找万翠老师帮他们修改稿件、纠正发音、整理台风,而她也总是乐此不疲。在她的指导下,来自加纳的2019级学生呗雨欣刚通过了2021国际故事大会初赛。
在江西省首届外语类课程思政示范课中,万翠老师以留学生为教学对象,以中国桥梁为主题,从中国“鹊桥”传说,到中国国内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再到“一带一路”这座沟通世界的桥梁,完美地阐释了《中国桥》的课程思政的内涵。她的思政案例不仅吸引了来自全省30余所高校一线教师的普遍赞扬,还通过U讲坛在全国高校进行了展播。
万翠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教师的她其实也是一座“桥”,一座贯穿着学生与未来美好生活的“桥梁”,一座联通着学生与国家、社会的“桥梁”。
编辑:陈婷 审核:陶小娜 游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