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肌肉术语中永远固定不变的选项是什么?”
在讲解完知识点后,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颉梦宁副教授用雨课堂向学生们发送了一道选择题,学生们提交答案后,颉梦宁副教授查看了学生们的答题情况,并对易混淆选项进行讲解。
据颉梦宁副教授自己分享,2022年春季学期他开始使用雨课堂进行授课,还有很多功能需要一一探索。
颉梦宁副教授课上使用雨课堂习题及投稿功能
01
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颉梦宁副教授主讲的“运动解剖学”课程入选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22“拓金计划”示范课程。
为了推广国家级、省级金课建设及应用的优秀经验,大力拓展各类金课的示范引领效应,培育更多优质课程,助力优质教学模式的相互借鉴,广泛开展智慧教学经验交流,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了“2022‘拓金计划’”。
02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系统解剖学的分支,它是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和先导课程。随着人类体育运动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运动解剖学”由单纯的对人体形态学的基础研究到服务于体育运动实践的人体形态学的应用探索,逐渐形成的由人体科学和体育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内容既涵盖理论知识,也牵扯到实际应用。
为打造更高效的课堂,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颉梦宁副教授及教学团队注重教学研究与改革,通过慕课资源+智慧教学手段+混合式课堂的形式,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颉梦宁副教授介绍,“运动解剖学”课程在日常教学中不仅使用江西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资源,而且应用雨课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积极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在教学理念上,紧扣“知识内化-应用能力-创新意识”的学生培养模式,由学生自主开放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向“问题发掘、解决问题、综合应用”方面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在课堂组织形式上,采用“课堂测试+精讲内化+留白互动”形式,引导学生提升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方式上,将平时课堂表现纳入期末考核,让学生更注重学习的过程管理。
颉梦宁副教授表示,雨课堂功能众多且方便,弹幕、投稿、随机点名、词云、二维码、投票、习题、直播教学、雨课件、试卷库、数据统计、讨论互动、板书、截图等功能课堂上用起来得心应手,相见恨晚。
颉梦宁副教授日常应用雨课堂截图
雨课堂的扫码签到、课堂习题和数据功能非常实用,教师通过扫码签到把握对学生的到课率,通过习题功能和全班的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数据功能看全班每个同学在每一节课的表现。“运动解剖学”课程是大班授课,雨课堂能帮助教师很好地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
颉梦宁副教授进一步解释道,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课是比较难的,教师只有知道学生们的难点在哪,为什么难,教师才能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为课程的教学改革收集和整理一手资料。可以说,雨课堂大大提高了教师和学生们交流沟通的效率。
03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进一步催生出多种教学模式,也必然要求教师提升自己应用智慧教学工具及线上教学资源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无论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都要应对自如。
颉梦宁副教授将雨课堂引入“运动解剖学”教学,不仅让课堂有了良好的互动性,还让更多学生有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同时,雨课堂忠实记录教学过程,能够帮助老师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丰富课程资源,打造高效的智慧课堂。
在颉梦宁副教授眼中,雨课堂让同学们主动了起来,它不仅让学生能看见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还能通过展示互动结果,调动学习积极性。几节课下来,他发现学生主动加强了预习环节。此外,颉梦宁副教授经常使用雨课堂统计优秀学生并截图展示到班级群中,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会适当公布学习进度没跟上的同学,起到警示作用。在课上,颉梦宁副教授还会使用随机点名、课堂习题等方式来防止学生走神。
我们期待着,会有更多优秀教师探索雨课堂融入日常教学的新模式,更好地将雨课堂的功能应用于智慧教学,让课堂绽放活力。
课程介绍
东华理工大学是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改革,课程负责人先后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主持建设两门省一流课程。近年来“运动解剖学”教学团队致力于教学改革,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正在实践中,2021年获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线上),2022年入选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第二批”拓金计划全国示范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