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19日,《中国核工业报》以“余热生辉照未来——记东华理工大学关工委工作”为题,报道学校关工委为人才培养作贡献事迹。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长期以来,东华理工大学关工委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己任,主动作为,关心年轻师生成长进步,加强领导,不断完善组织建设,与时俱进,丰富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为学校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先后两次被评为江西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进集体,并有5人次分别被评为教育部、江西省和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先进个人。
党委重视,组织健全
校党委高度重视关工委工作,把关工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工作正常运行和活动有序开展。关工委先后以校党委书记、副书记、副校长任主任,退休老领导为副主任,由各教学单位书记和“五老”人员共同组成。各教学学院成立二级关工委。校关工委下设办公室,挂靠离退休工作处,处长兼任办公室主任。2019年,“五老”报告团正式成立,设团长、副团长、秘书长,成员除关工委“五老”人员外,还吸收部分新成员,健全了关工委的基础组织,扩充了队伍。今年,对关工委和“五老”报告团领导班子以及成员进行调整,完成新老交替,补充新成员。校领导对关工委活动十分关心,由于学校抚州、南昌两地办学,每当关工委到南昌开展活动,学校主要领导都亲自迎接、欢送,陪同老同志用工作餐。
打造出革命传统教育、校史教育等品牌课
关工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挖掘潜力,穿针引线,搭建平台,为老同志发挥余热创造条件。订阅《心系下一代》杂志,积极向《中国核工业报》投稿,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宣传报道。活动内容丰富,氛围积极活跃,打造出革命传统教育、校史教育等一个个品牌课。
已故离休干部张金祥,一位身经百战的抗战老战士,长期坚持为年轻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新生入学,他给新生讲革命传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他给培养对象讲革命传统;单位党日活动,他给年轻教职工讲革命传统,甚至跟随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把革命传统讲到农村中小学。为了把抗美援朝战争讲生动,张老还煞费苦心,将《抗美援朝纪念册》翻印成一张张图片,讲述起来有讲解、有情景画面,图文并茂,让人身临其境,深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张金祥生前每年上革命传统课十余场,累计上百场,受教育人数达一万多,成为关工委的品牌课之一。
王光世教授,曾执笔撰写五十年校庆校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校史研究专家,长期承担校史宣讲任务。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给大学生作校史宣讲报告成为王光世的专利。每当他从江苏老家回到学校,各学院也纷纷邀请他为大学生讲校史。按抚州校区每年招收新生约2000人计算,王光世从事关工委工作十余年,作校史报告数十场,受教育师生数万人,他的校史宣讲成为关工委的第二堂品牌课。
老教师杨建,兴趣广泛,尤其爱好诗词、书法、雕刻,自2006年退休加入关工委后,一直活跃在课堂之上,国防生请他讲国际国内形势,师范生请他开设粉笔书法讲座,年轻教工请他上党课,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中,他一年就为师生上党史课17堂。此外,他将饱含对核工业热爱的诗词创作成书法作品,个人出资在抚州、南昌两校区进行巡展,不仅丰富了师生精神生活,还是对核工业文化的宣传。2023年,杨建整理编印个人诗词作品集《核旅诗痕——一个铀矿地质工作者的奋斗史诗》。
近年来,为了增强教育效果,关工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方式。2018年和2019年,先后两次组织6人“核军工故事”报告会,6位“五老”用亲身经历分别在南昌、抚州两地讲述自己与核军工的故事,让大学生多维度感受学校的艰苦奋斗史,增强了校史宣讲的亲近感和穿透力。2022年,开设了《信仰的力量——与老党员面对面》微党课,每次邀请一名嘉宾(“五老”先进典型)主讲,组织约30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或学团干部现场参加。教学采用主持人访谈的形式,设大学生提问等互动环节,江西教育电视台全程拍摄、播放。该形式拉近了党性教育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党课的庄重气氛和感染力。目前,微党课已经举办3场,先后特邀“感动江西教育十大人物”之一宋金如、江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王永珍、中国铀业六十五周年功勋人物李学礼主讲,并将持续举办下去,力争打造出关工委新的品牌课。
成效显著,成绩突出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关工委报告会被用作教育老党员新方式,四位“五老”先进典型轮流上场,让离退休党员感受、分享他们的初心故事,此新闻还被《江西日报》报道。在2018年“感动江西教育十大人物”评选中,关工委成员宋金如当选,以宋金如先进事迹撰写的文章《不为繁华易匠心,坚定信念跟党走》在2021年教育部关工委举办的“读懂中国”活动中获最佳征文。在2022年省教育厅关工委开展的“读懂中国”主题活动中,我校选送的以水文地学专家李学礼先进事迹创作的《砥砺“三牛”谱华章,赓续红色育新篇》,荣获全省高校2022年“读懂中国”征文一等奖。
关心下一代就是关心国家的未来。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上,作为核工业第一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必然在服务核工业、服务地方经济中更显特色和优势,学校关工委将在担当社会责任上走在前,在组织老同志发挥余热上勇争先,在谋划创新上善作为,深挖潜力,进一步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助力学校教书育人事业,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江西贡献力量。
附相关链接:
中国核工业报:https://www.cnnc.com.cn/cnnc/resource/cms/article/1373577/483f0ad79c5c4a89911205f0161d1172/2025032414352677658.pdf
编辑:陶小娜 责任编辑:陈婷 审核:刘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