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周成莉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堂入手,探索高校思政课师生共学新模式,开展师生共讲、生生同讲教学,打破传统课堂边界,让思政课从“单向输出”转向“多维对话”。
课堂上,周成莉引导学生通过剖析革命先驱的成长轨迹,揭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从个体觉醒到群体抗争的历史进程。以二次革命在江西战场的过程以及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局限性。让学生梳理陈独秀从改良派到革命派,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轨迹,以个案剖析透视中国早期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以“无产阶级特点”为切入点,从历史纵深和实践映照角度阐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伟大实践。
“纲要”课程的这种师生同台、生生同堂、以研带本、研本共进的教学方式,打破了讲台界限,有效激活思政课的育人效能。通过角色转化,这种多维对话有效实现了三个转化——让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研究生从学习者转为示范者,本科生从倾听者蜕变为创造者,既发挥了朋辈群体的示范作用,有助于研究生提高自身的理论阐释能力,又使课堂更有亲和力,有效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
这种思政课堂教学新模式吸引了化学工程与工业专业本科生曾佳鸿、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黄锦聪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邓贝贝、黎慧、龚丽丽和李淑敏等积极参与。(文/黎慧 图/邓贝贝 龚丽丽 李淑敏)
编辑:陈晶晶 审核:付海莲 欧阳霞 贺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