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8日,中国教育报第五版刊载了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福庆“聚焦优势领域打造行业特色‘单项冠军’”一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聚焦优势领域打造行业特色“单项冠军”
张福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一流,但不能把高校人为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行业特色高校应以此为指引,以“单项冠军”为目标,聚焦优势领域奋勇争先,努力成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和生力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作出积极贡献。
找准办学定位,提升学校实力
办学定位既是一所大学对于自身办学类型和办学道路的选择,又是办好大学的“定盘星”和“方向标”,对学校发展具有统领、引导作用。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行业特色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定位必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作为我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府,东华理工大学始终坚持“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发展思路。经过68年的积淀,学校“强核报国”的初心使命持续彰显,形成了覆盖铀资源勘查、采冶、乏燃料后处理、核设施退役治理、核废物地质处置等多个领域,以及涵盖核技术应用、放射化学、质谱科学、矿山测绘等内容的较为完备的涉核学科专业体系;建成了我国唯一覆盖核燃料循环前端、后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全链条”体系,为全国核地矿系统输送了数万名核工业人才。
聚焦优势学科,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行业特色高校逐渐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这类学科是行业特色高校的立校之本,更是服务行业的根基所在。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大潮中,行业特色高校要集中有限的资源和力量打造优势学科,与时俱进建设优势学科群,使优势学科不“失势”、传统学科不“失传”,促进错位竞争、特色办学和多样化发展。
近年来,东华理工大学坚持“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的发展思路,把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做强、把国家战略急需学科做精,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带动和辐射其他学科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带动、多元发展、交融共进的发展态势。学校积极搭建与办学定位、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群,建立了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为“内核”、其他支撑学科为“外层”的学科生态体系。该学科已成功入选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江西省“十四五”高峰优势一流学科,带动学校工程学、地球科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近年来,学校还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发力。学校斥资2.2亿元建设“东华加速器中子源”科学装置,获批建设国防军工领域“铀资源探采与核遥感全国重点实验室”,积极筹建“核技术应用”江西省实验室,牵头获批“中国磷和硼矿床成矿机制与找矿预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先后在核地学领域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
建好师资队伍,保障人才支撑
行业特色高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立足行业特色特点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财力,切实做到精准引才、全面育才、科学用才、倾心留才,努力探索和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才能挖深人才汇聚“蓄水池”,凝聚高质量发展“原动力”。
近年来,东华理工大学围绕特色优势学科集聚人才,持续加大引进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力度。目前,学校特色优势学科教学科研人员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已超过80%。学校重视集聚优势学科方面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同时又积极推进“青年人才托举”和“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胆使用、放手培养优秀的青年人才。在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下,学校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一批优秀教师,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了强劲“核动力”。
深耕校园文化,传递精神火种
独特的校园文化是破解“千校一面”育人格局的有效手段。行业特色高校要以“不言之教”的方式,凸显其长期建设发展中承载的文化和精神,彰显其独有的气质、品质和特质,让一代代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暗示与感染,引导他们握紧身边榜样的“接力棒”,跑出服务行业发展的“加速度”。
多年来,东华理工大学熔铸汇聚形成了特有的“核心意识、家国情怀;军人特质、担当奉献;工匠神韵、勇于创新”核军工文化。聚焦核军工文化,学校定期开展海军文化节、核科技竞赛、核文化节、“感受核工业”夏令营等特色主题活动,并将特色文化融入学校的物化景观中,让全体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得到滋养。在核军工文化的浸润影响、感召激励下,学校教师连续四届获评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形成了独特的“东华理工现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
深化合作交流,融入发展大局
产学研合作是行业特色高校的办学优势,也是行业特色高校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重要途径。新征程上,行业特色高校要稳扎行业土壤,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产学研政合作,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
近年来,东华理工大学积极发挥省部共建平台优势,主动对接服务国家国防科工局、自然资源部重要部署安排,全面深化与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行业巨头的战略合作,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项目合作、奖励申报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主动对接服务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重点产业布局,先后与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南昌市政府等近20家厅局和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铀资源探采与核遥感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加快打造国内首家“智慧核技术产业园”,谋划建立东华理工大学赣江研究院,培育壮大以核技术应用和北斗应用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校与抚州市合作建强东华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中心,年均对外服务横向项目立项经费屡创新高。2022年,学校位列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排行榜第四。(作者系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附相关链接:
1.中国教育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7/08/content_641604.htm?div=-1
编辑:刘宇翔 责任编辑:苏幸 审核:黄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