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三教阶15教室开展了一堂特殊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春鹏老师带领2410407、2421701和2421702班学生,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情景演绎等多元教学形式,打造了沉浸式“活态课堂”,引导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如何通过思想启蒙推动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
课堂上,王磊同学用方言腔调诵读《阿Q正传》的经典片段,使阿Q的市井形象跃然眼前。周春鹏追问精神胜利法能否改变底层人民命运,进而引出科学的认知工具方能突破“阿Q”的思维困境。谭德镕、郭健源、徐力源三位同学热情讴歌了“民主和科学”是冲破桎梏的启蒙之光,同时叩问其未竟思想革命之使命。周春鹏指出抽象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不能指导当时中国找到正确的出路。田江川、赖佳鹏、王立群、丁思恒四位同学通过历史情景剧生动再现了“问题与主义”“点滴改良”与“根本解决”的交锋,周春鹏指出,这场跨越百年的思想碰撞印证了“真理愈辩愈明”的道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思潮界限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沉浸式“活态课堂”增强了教学的参与度,对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早期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中所发挥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图/梁宇轩 文/周成莉 周春鹏)
编辑:陈晶晶 审核:付海莲 欧阳霞 贺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