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晚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程组开展集体备课研讨会。备课会由课程组负责人张飞雁主持,教学督导陈明华和课程组教师参加。
“三问”即基于教学重点锚定“教师必讲问题”,基于教学难点诊断“教师难解问题”,基于学情调研捕捉“学生困惑问题”;“三解”即“青年教师梳理教学痛点、资深教师教学示范、全员协同攻关研讨”。
针对青年教师张韩、徐玉婷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什么不是早产儿”“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主心骨”“针对Z世代学生缺乏苦难记忆,如何弥合革命叙事产生的疏离感”等教学痛点,校党委原副书记刘紫春教授聚焦“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奋斗深刻改变了中国和世界”三个问题,指导青年教师通过“善用史实、善用辨析、善用对比”的教学策略,将理论命题转化为具象化历史叙事,破解教学中的痛点。
课程组还开展了示范教学和交流研讨,形成了共同的教学方案,有效打通了思政课“供给侧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为讲深讲透讲活该课程打下了扎实基础。(图/文 张飞雁)
编辑:陈晶晶 审核:付海莲 欧阳霞 贺明银